目前,中國與中東歐國家關係發展已經步入了黃金時代。中國要想牢牢抓住對中東歐投資出現的“窗口期”,深度發展同中東歐國家關係,必須推動文化交流,改善中國對中東歐投資的軟環境,融資秉持這一宗旨,中國對中東歐國家的公共外交已經構建出比較清晰的路線圖。
  最直觀的是“首腦外交”。近些年,中國領導人在出訪中東歐期間參與的與公共外交相關的活動日益增多,如到對方高等院校發表演講、接受對方媒體現場太平洋房屋採訪、與相關企業員工開展聯誼活動、舉辦社會各界名流參加的宴會活動、去旅游景點游覽等。這種領導人在非正式場合的形象傳播和塑造對提升中國的國家形象有重要意義。
  中國還通過新聞、出版、無線電廣播、電視、電影以及網絡等方式,展示中國改革開放的成就,提升中國的國家形象,增進中東歐國家公室內設計眾對中國的真實認知。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及“國際在線”網站,目前使用捷克語、塞爾維亞語、羅馬尼亞語、阿爾巴尼亞語、保加利亞語、匈牙利語、波蘭語等7種語言對中東歐國家進行信息傳播,成為向中東歐國家宣傳展示中國的窗口。在外宣“走出去”的同時,也沒有忽視“引進來”的重要作用。由中共中央對外聯絡部組織,來自保加利亞、波蘭、羅馬尼亞、塞爾維亞、匈牙利等的17家媒體記者及中國國際廣播電視臺記者組成的“十八大後看中國”聯合考察團於2012年11月19-29日輾轉上海、貴州、山東、北京等地,對中國的經濟、社會、民生進行了全方位的深入報道。
  中國與中東歐國家政黨的黨際高層交往也進一步密切,雙方青年、婦女組織、智庫交往以及各個層次的人員往來也更加頻繁,交流、交往的方式更加豐富。目前中國共產黨已與中東歐16國50多個議會黨團、地區性政黨保持著不同形式的雙邊交流與合作。2013年10月舉辦了首屆“中國與中東歐青年政治家論壇”,來自中國和中東歐13國的近百位青年政治家和學者、企業代表圍繞“傳承與發展”和“青年與責任”兩個分議題進行交流。2013年12月剛閉幕的首屆中國-中東歐國家高級別智庫研討會也是中國與中東歐國家之間迄今為止最大規模的高信用貸款級別學術交流活動。作為海外最大、也是全球唯一的跨國洲際華人社團組織,歐洲華僑華人聯合會有24個國家200多個華人社團參加,其中有27個社團和合作單位是來自中東歐國家,包括克羅地亞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斯洛伐克中國友好協會、捷克青田同鄉會、羅馬尼亞華僑華人青年聯合會、中波經濟文化協會、匈牙利華人婦女聯合會等等。這些華人社團在全歐層面上支持華人華僑事業和促進中歐關係友好發展的作用不可忽視。
  中國對中東歐公共外交中的重要一環是通過文化軟實力的投射來消弭當地民眾對中國的負面看法,增進其對中國價值觀的理解。一是加強文化交流,比如舉辦中國文化節、開展新春招待會等有中國文化元素的展示帛琉活動。
  二是積極在海外推廣、傳播中文。首要推動當然是孔子學院和孔子課堂。另外,2012年9月,保加利亞中國語言與文化校際聯盟成立,目的是在保加利亞的中學推廣中國語言與文化。與此同時,中國政府計劃在未來5年向中東歐16國提供5000個獎學金名額;支持16國孔子學院和孔子課堂建設,未來5年計劃邀請1000名各國學生來華研修漢語。2013年6月在華舉辦了“中國-中東歐國家教育政策對話”,並通過了《中國-中東歐國家教育政策對話重慶共識》,未來5年將派出1000名學生和學者赴16國研修。
  三是開展“城市外交”,目前中國各省市已經與除黑山與愛沙尼亞外的14個中東歐國家的100個省、州、市建立了“友好城市”或“友好省州”關係。上海市與克羅地亞首都薩格勒布作為友好城市,輪流舉辦“上海日”和“薩格勒布日”。2012年中國與中東歐國家旅游等人員往來近32萬人次,很多人對華沙的肖邦故居、佈達佩斯的漁人堡、羅馬尼亞的錫納亞王宮津津樂道,進一步擴大雙向旅游已成為彼此共識。2012年11月在上海還舉辦了中國-中東歐國家旅游產品專場推介會。
  總之,中國對中東歐國家公共外交以其民眾、企業、團體為主要對象,長期目標在於建構良好的國家形象;中期目標在於加強合作;短期目標則是破除中東歐國家一些媒體和輿論負面宣傳的影響,消解中國在該地區投資行為的壓力。當然,要改變他人的觀念還需要“潤物細無聲”。  (原標題:中國如何改善在中東歐的國家形象)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t07btnwf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